华夏能源网获悉,5月22日,国鸿氢能科技(嘉兴)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鸿氢能”)再次递交招股书,申请在港交所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11月22日,国鸿氢能曾首次递表港交所,不过最后未通过聆讯。
国鸿氢能成立于2015年6月,是一家专注于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氢燃料电池电堆及氢燃料电池系统的领先技术型氢燃料电池公司。此后,国鸿氢能经历了一系列的股份转让和增资,目前已累计获得投资超过30亿元,上市前的估值已经达到了70亿元。
通过招股书来看,国鸿氢能的业绩,主要有两大看点:
一是业绩不稳,毛利率急剧下滑。
华夏能源网注意到,2020年、2021年、2022年,国鸿氢能的营收分别为2.27亿元、4.57亿元、7.48亿元。
净亏损上,2020年到2022年,分别达2.21亿元、7.03亿元、2.8亿元。三年以来累计亏损达到12.04亿元,只比三年的总营收低不到2.3亿元。毛利率上,2020年至2022年,分别为3.5%、27.9%、21.2%。其中,2022年比2021年下滑6.7%。
国鸿氢能表示,其去年收入的波动主要由氢燃料电池电堆及氢燃料电池系统的销量及平均售价变动导致。
根据招股书,国鸿氢能的主要产品降价十分迅速。氢燃料电池电堆的平均售价已从2020年的2914.2元/KW降至2022年的1667.5元/KW;而公司主要产品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平均售价从2020年的10423元/KW降至2022年的5578.7元/KW。
二是业务营收比重发生巨大变化,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收入占比高达97.9%。
具体来看,国鸿氢能在2020年至2022年,氢燃料电池堆的收入由1.1亿元降至1187.7万元,营收占比由48.3%降至1.6%。
而同期,国鸿氢能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收入从1.13亿元增长至7.32亿元,营收占比从49.8%升至97.9%,其中装入国鸿氢能自研氢燃料电池堆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在2022年的营收达到6.3亿元,总营收占比达到84.3%。
整体来看,2022年,按出货量计,中国氢燃料电池电堆的市场规模约为716.6兆瓦,其中前四大公司约占市场总规模的70.6%。2022年,国鸿氢能氢燃料电池电堆的出货量为175.2兆瓦,占有24.4%的市场份额,于行业中排名第一。
截至目前,国鸿氢能的氢燃料电池电堆和氢燃料电池系统已实现多元化场景的研发和应用,广泛应用于公交、重卡、物流车、叉车、轨道交通和船舶等运输应用以及分布式发电和备用电源发电等固定式应用。
甚至,国鸿氢能氢燃料电池电堆的出货量已超过550兆瓦。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统计,装载了国鸿氢能产品的商用车数目在全国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市场的保有量占比超过50%,在市场中处于相对领先的位置。
对于国鸿氢能来说,IPO或许可成为其业绩反转的敲门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