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消息,近日,一则关于“蔚来驱使宁德时代提前研发电池”的讨论,引发行业热议。有知情人士透露,宁德时代去年发布的“不起火只冒烟”电池系统方案,实则源自蔚来先在其他电池公司实现的技术成果,在蔚来提供样件后,直接将宁德时代原计划2025年量产的项目,提前了整整5年落地。
具体来看,蔚来放弃了宁德时代拿手的811三元锂路线,坚持用更中庸的523路线。523电池(镍50%、钴20%、锰30%)虽能量密度稍低,却在热稳定性上更胜一筹,更适配换电模式下“电池循环使用、多车共用”的场景需求。蔚来先在其他电池公司验证了“不起火电池”的可行性,随后将样件与技术需求同步给宁德时代。对宁德时代而言,使其在“安全赛道”上多了一张王牌,后续可拓展至更多对安全要求高的车型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双巨头早有合作。
武汉蔚能成立于2020年8月18日,由蔚来汽车、宁德时代、国泰君安及湖北省科投联合设立,是全球首个专注于动力电池资产化运营的企业。截至2025年,公司已完成B轮及B+轮融资,注册资本达18.7亿元人民币,业务覆盖电池技术研发、数据智能分析及储能系统运营等领域,并计划到2025年管理千亿级电池资产。
截至目前,蔚来布局了极其庞大的研发版图,涵盖电池、电驱、座舱、智驾、芯片等十二项技术领域,过去两年每年的研发费用都在130亿以上,在车企尤其是造车新势力中独树一帜。不过,长线的研发投入并未显著反哺于眼前的销量,蔚来至今仍深陷亏损。
为何布局电池市场?
数据显示,动力电池成本约占整车成本的40%—50%,成为影响整车成本的关键因素。车企通过自建电池产能,或能与多家供应商合作,可降低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分散采购风险并提高议价能力,从而控制成本,增强供应链稳定性及技术掌控。例如,吉利、上汽、广汽等车企通过成立合资公司或自建电池工厂,以降低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
来源:储能知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材料网无关。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电池材料网)”的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联系电话:13126904348,电子邮箱:dchslm2019@126.com。